Part 1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互联网法院工作座谈会公布了互联网法院的骄人战绩:
截至2020年8月31日,互联网法院共受理案件22万件,审结19万件,在线立案申请率99.7%,在线庭审率98.9%,平均庭审时长29分钟,比普通线下诉讼节约时间约四分之三。
自2017年8月,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在杭州设立了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以来,互联网法院就显示出强大的活力,不仅审理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探索了一系列“网上案件网上审理”的审判工作机制,还开辟了互联网司法建设的全新路径。
Part 2
互联网法院在我国司法体系所处的地位及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都得到了司法界权威专家的充分肯定。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法学院院长王轶在座谈会上表示,互联网法院的设立,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第一次全方位面对,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没有可供参考的答案。三家互联网法院过去几年的工作可圈可点,交出了优秀答卷。他们所作出的每一份优秀法律文书可以说都是人类在信息文明时代所迈出的法治领域坚实的步伐。
最高法副院长李少平表示,依托集中管辖特定类型互联网案件的制度优势,三家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大批具有填补空白、树立规则、先导示范意义的互联网案件,实现了以司法裁判定标尺、明边界、促治理。
Part 3
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期待更加公正、高效、便捷、透明的司法运行模式。互联网法院集成全国智慧法院建设经验,实现案件起诉、调解、立案、审判、送达、执行等诉讼环节全部在线完成,纠纷“一站式”在线解决,并且不断完善在线诉讼规则,推动诉讼制度发展,彰显试点先发优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而区块链司法存证正是整个互联网司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区块链技术让确权过程更加便捷、透明。
Part 4
2018年9月9日上线运行的“天平链”是北京互联网法院联合北京市高院、司法鉴定中心、公证处等司法机构,以及行业组织、大型央企、大型金融机构、大型互联网平台等20家单位作为节点共同组建,通过利用区块链本身技术特点以及制定应用接入技术及管理规范,实现了电子证据的可信存证、高效验证,降低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提升了法官采信电子证据的效率。
目前,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已有一级节点13个,二级节点7个,应用接入22个,其中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公证处等司法类高可信节点11个,涉及著作权取证平台14个;跨链存证数据量已达上亿条,跨链验证数据6600多条,涉及著作权案件133件,在这些案件中,当事人均未就上链证据的真实性提出异议,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取证方式程序复杂、费用成本高、受公证机构工作时间限制等弊端。
Part 5
在饰权链,用户只需完成注册登录,按要求填写资料,上传作品即可存证到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天平链,有校验码可上网查证,若日后遭遇侵权,经过区块链司法存证的整个创作过程将成为维权的有力证据。这不仅体现了饰权链区块链司法存证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更重要的是为作品权利人日后维权提供方便。权利人使用存证进行维权时,互联网法院可以直接通过天平链存证证据,校验成功即可直接采用,减少公证环节(部分特殊情况需公证),大幅降低时间和金钱成本。